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民族丛刊如何发表论文(民族丛刊如何发表论文(10)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历代众多学者对其考订、注释和研究,如晋代郭璞,明代杨慎、王崇庆,清代吴任臣、汪绂、毕沅、郝懿行诸家,均有校注或笺疏。其中郭璞所作《山海经

历代众多学者对其考订、注释和研究,如晋代郭璞,明代杨慎、王崇庆,清代吴任臣、汪绂、毕沅、郝懿行诸家,均有校注或笺疏。其中郭璞所作《山海经注》并《山海经图赞》2卷,毕沅所作《山海经新校正》,郝懿行所作《山海经笺疏》,最为人所重。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明成化郭璞注本、《丛书集成》本、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今人袁珂《山海经校注》、1988年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今人任孚先、于友发《白话插图山海经》等。

被斩的海军将领方伯谦?

一场甲午海战,直接将清政府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给扯了下来,这个外强中干的老大帝国被狠狠打回了原形。这场大战不仅摧毁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海军”的北洋水师,还将清廷内部许多问题直接暴露在世人眼前。

如清政府的部分高级官员,在与日军作战期间临阵逃脱,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失败。如果在清朝初期,这些为了一己之私选择临阵逃脱的人,必定会遭受到严厉的处罚,但说来也怪,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并没有很认真追究这些“逃兵”们的责任,都只是出于流程,象征性地处罚一下就算了。

但是,这里也有个例外,有一名官员在战争还没结束时,便被清政府以“临阵脱逃”的名义给处决了,这个人便是北洋水师济远号管带方伯谦。

但这真的是事实么?方伯谦的死充满了谜题,到处都是阴谋的味道。

百余年来,关于方伯谦的死,史学界也因此争论不休。有的人认为方伯谦正如清政府所说的那样临阵脱逃,他的死属于罪有应得;当然了也有不少的人认为方伯谦事实上并没有临阵脱逃,他只不过是成为了李鸿章与丁汝昌的替罪羊。这两种声音在近年来,争斗达到了,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那么,事情的究竟是什么呢?方伯谦是否真的是李鸿章与丁汝昌的替罪羊?

要了解事情的,首先我们要从事情本身出发,我们先来回顾下当时的情况。

1894年9月17日,下午1点50分,中日两国海军在黄海展开了一场殊死的决战。这一场激烈的战斗持续到当天下午3时30分时,也正是双方打斗最激烈之时,济远舰管带方伯谦带着济远舰驶离了战场,并于次日凌晨两点多先于舰队五小时回到了旅顺口。

当时方伯谦给出的先返港的理由是:“轮上阵亡七人,伤者甚多,船头裂漏水,炮均不能施放,驶回修理。”这理由看起来的确“无懈可击”,毕竟已经无法战斗了,肯定是要返修的。

但是,就在同一天,在海战中受了重伤的丁汝昌忍着一身的伤痛给李鸿章发去了一封电报,汇报海战的战况。在谈及关于方伯谦与济远舰时,丁汝昌只是提了一句:“济远亦回旅”,在发完电报后,丁汝昌便因伤势退至幕后治疗,舰队的指挥权则暂时交给了定远号管带刘步蟾。

另一方面,李鸿章在收到丁汝昌发来的电报后,特别是看到济远舰提前返港一事,显得十分的愤怒。立即回电询问:“此战甚恶,何以方伯谦先回?”刘步蟾接到李鸿章电报后,连回两份电报给李鸿章。

说到:“济远首先逃避,将队伍牵乱,广甲随逃,若不严行参办,将来无以儆效尤而期振作。”

又说:“济远先被敌船截在阵外,及见致远沉没,首先驾逃,广甲继退......”

就这样,方伯谦一事被定义为“临阵脱逃”。毕竟,根据刘步蟾所发的电报内容,方伯谦不仅私自脱离战场,还造成了严重后果,直接将队伍给牵乱,还将扬威舰撞沉,间接导致了最终的海战的失败。

此外,随后丁汝昌派人对济远舰进行检查时,却发现济远舰上的火炮并不是因为受到攻击而损毁,而是被炮锤自行砸坏的,这与此前方伯谦所说的自相矛盾。

最终,李鸿章与丁汝昌终于,于9月24日午时将方伯谦以“首先退避、牵乱队伍、中撞扬威”三条大罪的名义,于旅顺军前。

方伯谦后,对于这样的“叛逃之人”广大民众无不拍手称快,方伯谦也因此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丑恶的嘴脸。

但,也有人发现了其中的重重疑点。如从电请参办方伯谦,再到将方伯谦处于极刑的这段时间里,并未对方伯谦进行审讯。不经审讯便急急忙忙将方伯谦处于极刑,最重要的是,此时战争还没有结束,如此匆忙,难免不让人心生怀疑,这不明摆着就是要拿方伯谦做某些人的替罪羊么?

顺着这条思路,我们细细深究,海战中北洋水师失利,最终朝廷怪罪下来,李鸿章与丁汝昌肯定难逃其咎。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为了推卸责任,在方伯谦提前脱阵中大做文章,胡编乱造出方伯谦首先退避、牵乱队伍等罪名,最终,北洋水师战败责任全在方伯谦头上,那么,李鸿章与丁汝昌自然也就没事了。

文章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网址: http://www.hljmzckzz.cn/zonghexinwen/2022/1209/2051.html



上一篇:民族丛刊北大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中文期刊
下一篇:方姓氏起源是什么(民族丛刊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黑龙江民族丛刊投稿 | 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 黑龙江民族丛刊版面费 | 黑龙江民族丛刊论文发表 | 黑龙江民族丛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黑龙江民族丛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