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两岸关系)把握历史大势 共谋民族复兴——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与会人士认为,只要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就一定能汇聚起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

  与会人士认为,只要包括两岸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粉碎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就一定能汇聚起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完)

  研讨会上,与会人士表达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强烈愿望。新党前主席郁慕明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两岸都是中国人永远不会变,两岸统一目标永远不会变,两岸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永远不会变。

  今年是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此次研讨会专设“坚持‘九二共识',维护两岸和平发展”子议题。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表示,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恶意抹黑攻击“九二共识”。民进党当局须认识到“九二共识”的重要意义,让两岸重回和平、交流、互惠、共赢的道路,造福两岸同胞。

  新华社郑州8月18日电(记者陈舒)2022年两岸关系研讨会17至18日在河南郑州举行,130余名来自海峡两岸的有关人士和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交流,深入揭批“台独”分裂的危险性、危害性,呼吁两岸各界把握历史大势,携手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愿景。

  台湾中山学术文化基金会董事李建荣认为,回顾两岸互动交流30多年来的历史,一个十分清晰的认知就是:互信、交流、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和平稳定是两岸人民的最大心愿。“台独”违背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严重损害两岸民众福祉。

  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表示,“九二共识”明确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奠定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民进党当局不但否认“九二共识”存在的事实,而且在岛内制造“寒蝉效应”,大搞“绿色恐怖”,肆意恐吓打压坚持“九二共识”、主张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支持两岸交流合作的人士和民众,“台独”分裂图谋暴露无遗。

  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表示,民进党当局要走出误区,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的正轨上来,丢掉“倚美谋独”幻想,这样才能消除当前台海紧张,才是对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负责。

  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清贤认为,“九二共识”充分彰显了两岸智慧,构建起两岸协商机制,增进了两岸同胞福祉。而面向未来,和平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一选择。

  与会人士认为,民进党当局上台以来,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制造两岸对立对抗,图谋“倚美谋独”,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危害台海和平稳定。两岸有识之士应积极行动起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共同为两岸关系发展谋求光明未来。

  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王升列举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的种种恶劣行径。他表示,民进党当局若一意孤行,继续在“台独”分裂道路上不收手,执迷搞“倚美谋独”,定将遭到大陆方面更严厉的打击。希望广大台湾同胞更加清醒认识到“统一有好处,‘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的深刻道理,与大陆同胞相向而行,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文章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网址: http://www.hljmzckzz.cn/zonghexinwen/2022/0819/2011.html



上一篇:民族团结一家亲∣一份来自“亲戚”的特别生日
下一篇:驱车千里,边走边玩,穿越粤桂贵,到少数民族

黑龙江民族丛刊投稿 | 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 黑龙江民族丛刊版面费 | 黑龙江民族丛刊论文发表 | 黑龙江民族丛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黑龙江民族丛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