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传承民族文化 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模式

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8-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学院教师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中获得个人全能奖项二等奖、个人“审美和人文素质展示单项奖”;在“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活动中,获教师组三等

学院教师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中获得个人全能奖项二等奖、个人“审美和人文素质展示单项奖”;在“神州唱响”全国高校声乐展演活动中,获教师组三等奖;在“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中,分获综合师范院校教师美声组银奖及优秀奖。

转变教学理念 夯实教学基础

强化实践教学 拓展教学渠道

在“园丁放歌 情系师大”声乐系教师专场音乐会上,学院教师将多年的声乐教学及实践经验融入演唱,为学生带来一场高水平“公开课”。学院组织教师到民族地区采风,挖掘发烛对歌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更好地传承广西特有民族艺术文化资源。

学院成功举办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搭建展现育人新风采的平台,鼓励青年教师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不断努力。

学院举办“三月三”民俗文化活动,通过演唱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讲授壮族传统习俗,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壮族歌圩文化,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传统文化、感受民俗魅力。

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能够极大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传承并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广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音乐学院成立于1988年,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条件和办学环境,是广西学校艺术教师培训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丰富多样,音乐学院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优势,着力创新声乐教学,积极推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学院与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师范院校开展座谈交流,围绕声乐学科专业建设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经验、共谋发展。

教师是声乐教学的主导,在传承民族文化、创新声乐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院为更好地将民族文化融入声乐教学,着力培养了一支优秀的声乐教师队伍,有效激发了基于民族文化的声乐教学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学院邀请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系教授出席民族声乐教学学术讲座音乐会,教授结合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感受,对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与鉴赏进行指导,并精选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现场演绎,生动地诠释民族声乐的艺术魅力。

民族文化记录着民族对生产生活的认知与感受,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生动展示。学院正视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创新声乐教学方式,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提高声乐教学效率。

培养优秀教师队伍 激发教学动力

学院将民族艺人请进大学课堂,以近距离的音乐教学展示方式启发学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原生态的传统艺术文化,提升艺术创造力。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创新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渠道。学院十分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声乐实践教学的落地落实。

学院邀请中国音乐家协会、广西艺术学院等单位的声乐专家、学者及校内优秀教师,以“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声乐教学研究”等为主题举行学术讲座,帮助学生积累民族文化底蕴,教育学生在注重技术技巧训练的同时,注重文化的积累和学术的沉淀。

学院与壮乡英雄文化园管理处共建研究生艺术科研实践基地,双方以民族非遗文化、红色文化为引领,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在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同时,为强化普及民族艺术教育、发挥专业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学院大力开展艺术通识教育教学活动,如成功承办《重温经典民族歌剧》沙龙活动,现场展示多首民族歌剧的经典唱段,为时代新人培根铸魂。

学院组建“三下乡”美育赋能乡村振兴实践团,赴资源县猴背村西冲小学开展美育浸润乡村音乐夏令营活动,积极承担对口帮扶学校的美育教育,分批次为孩子们讲授声乐、合唱等课程,在教学相长的声乐课堂中传承民族文化。

文章来源:《黑龙江民族丛刊》 网址: http://www.hljmzckzz.cn/zonghexinwen/2022/0831/2019.html



上一篇:阿克塞县哈萨克族民族风情驿站项目设计方案座
下一篇:开学第一课讲“民族文物保护” 海淀民小石榴树

黑龙江民族丛刊投稿 | 黑龙江民族丛刊编辑部| 黑龙江民族丛刊版面费 | 黑龙江民族丛刊论文发表 | 黑龙江民族丛刊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黑龙江民族丛刊》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